1910年,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卡雷爾·恰佩克在他的科幻小說中,創造出“機器人”這個詞。他可能沒想到,近百年來,中外科學家為此奮斗不已,真的創造出“機器人”,使科幻成為現實,并使之大量應用于生活、工業、醫療、航天等領域。放眼望去,機器人改變世界的能力,似乎沒有上限!在不少工作領域,“機器換人”的趨勢正在擴大,人們難免擔憂,和機器人“搶飯碗”的時代真的來了嗎?
機器人搶飯碗
■觀點一
“短期對工人不會有太大影響!薄夭(中國)有限公司制造事業部經理黃旭釗
從事紡織鞋服行業多年的黃旭釗看來,機器人對產業對工人的影響或許沒有那么明顯,更準確地說,是這種影響短時間內不會顯現。
他認為,運用機器人的生產有兩個特點,標準化、款式單一,而且量大。紡織鞋服都是依單生產的,而現在訂單的體量都不大,以小單為主,且客戶都要求個性化設計,并不喜歡整齊單一的款式。所以,他認為,大量的機器生產并不能滿足客戶的要求。
“一些特別的花式、款式,機器仍是無法生產的,所以很多工作仍需要人工操作!秉S旭釗認為,精鉆業務,有個性手藝的工人未來仍會是行業需要的。
■觀點二
“招不到工人,才用了機器人!薄=ㄈ蓓樏兰瘓F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鄭澤洽
在鄭澤治看來,機器是替代了工人的工作,為企業解決了招工難的問題。但也這說明并不是機器趕走了工人,而是工人少,機器替補了工人的缺失。
“現在年輕人的頭腦里都沒有藍領這個職位,每個人都想做白領,這和教育有關!编崫汕⒄f,工廠很多崗位年輕人不愿意做,幾乎是四五十歲的大叔大媽在做,一旦他們老了做不動了,這個崗位就沒人了。這時候機器的出現其實是一種替補,而不是侵占。
■觀點三
“機器人可從事一些高危工作”——泉州市微柏工業機器人有限公司總助吳雪華
機器人可以從事一些高危、高壓、高強度的工作,吳雪華表示,機器人以后的應用領域將越來越廣。她說,目前機器人主要分為兩類,工業型機器人和家用型機器人。工業上的通用型機器人有14個機型,非通用型則更多。而14款通用型機器人中微柏已有12款。生產品種豐富的勞動密集型企業都會用到工業機器人。這些機器人可以進行噴漆、仿制包袋、篩選合格的產品入箱等一系列工作,也可以代替人工在一千多攝氏度高溫中作業,這樣的一條線可以代替三十幾個工人。
她介紹,目前生產工業機器人的技術已經相當成熟,有陶瓷公司使用工業機器人,全部車間都沒有人,分揀、貼標、入箱、打包、倉儲一連貫的工作,機器人取代了人工,解放勞動力,讓基礎勞動的人的生活上一個新的臺階。
“對不少企業而言,一次性投入是比較大,但從長遠看,這種投入又是必需的和合算的,因為企業也要在不斷進行產品升級和創新!眳茄┤A表示。
■觀點四
“有思想的東西無法被代替!”——龍騰木雕有限公司負責人劉榮富
“木雕作品可以體現一個雕刻師的風格、技藝、特性,而機器人沒辦法做到這一點!钡禄堯v木雕負責人劉榮富認為。
劉榮富說,他們公司尚未用上機器人來雕刻產品,而且目前也沒這個規劃,全部是靠雕刻師的技藝來雕刻作品的!皺C器人的話,一定要設計統一格式,雕刻出來東西千篇一例,從收藏的角度來說,并無多少價值!眲s富說,而雕刻師每個人的思想都不一樣,他們可以根據每塊木材,發揮自己的創造力,再加上自己的技藝,雕刻出一個個獨具特色的作品,這一點是機器人也無法比擬的。
劉榮富說,出名的雕刻師作品,有收藏價值,且隨著時間的推移,收藏價值也水漲船高。
德化多名陶瓷大師也認為,陶瓷技藝有高有底,可以體現在一件作品上,而機器人生產出的東西幾乎一樣,所以擁有一技之長的行業專家,很難被機器人所代替。
新聞延伸
機器人來了,我們如何保住飯碗
機器人將越來越多地滲透到各個領域,我們怎么做才能不丟飯碗呢?不妨看看托馬斯·H·達文波特(ThomasH.Davenport)和他合作伙伴朱莉婭·柯比(JuliaKirby)在《哈佛商業評論》所闡述的觀點。
主動升級主動提高自己的智能水平。宏觀思考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強于計算機的人總有工作可做。
另辟蹊徑許多腦力工作同樣有價值且無法程序化。若要選擇另辟蹊徑,你需要關注自己身上無法程序化的能力,先發現自己有何才能,之后著力加以培養。
介入干預雖然現在的計算機已不可同日而語,但其生硬的邏輯仍偶爾會得出一些遠非完美的結論,無需天才便可對其加以改進。有能力介入干涉的,是懂得如何對計算機工作進行監督調整的人。
專精于業雖然其中大部分人受過正規教育,但他們賴以謀生的技藝乃通過專精相應崗位培訓而獲得。若要選用此法,那就做個在方寸之地上深挖數尺的人,借此揚名。
順勢前行制造下一代計算機和人工智能工具。人類始終是下一代新創意的來源,是組織運營中最難被競爭者復制的獨特元素。
轉自:中國金屬加工網